上周五,美国商务部发布了一项最终法规,对ed a软件和设计GAAFET集成电路所需的其他技术实施新的出口控制。相关禁令于2022年8月15日生效。这是自美国《芯片法案》产生以来,美国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又一次打压。分析认为,虽然美国在芯片领域的一系列组合拳对中国芯片的短期发展造成了一定影响,但也迫使国内芯片行业加速迭代和自力更生,从而统筹兼顾,打破整体局面。
循序渐进的产业链封锁
“美国EDA的切断,就是让mainland China没有工具设计3nm及以下的高端芯片,设计卡死在5nm,制造卡死在7nm。然后在高速计算和AI方面拉开中美的距离。”行业观察人士洪仕斌对《今日北京商报》表示。
据了解,EDA是芯片IC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泛应用技术的高级形式。属于芯片制造的上游行业,涵盖IC设计、布线、验证、仿真等所有流程。EDA在业界被称为“芯片之母”。
目前全球EDA软件主要被Cadence、Synopsys、Mentor垄断。三巨头牢牢占据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能够提供完整的EDA工具,覆盖IC设计制造的全部或大部分流程。
据洪仕斌介绍,整个芯片产业链包括最初的设计、制造、封装和测试等。虽然国内的芯片设计企业,比如华为海思、中兴微电子,目前已经能够达到世界顶尖水平,但是EDA软件方面总是有很大的短板,甚至比国内的芯片制造、封装测试等都要差。
根据世界半导体大会EDA产业发展分论坛发布的数据,以2019年的数据为例,全球EDA软件市场规模为102.5亿美元,而中国EDA市场规模为5.8亿美元,仅占全球市场的5.6%。其中,国内EDA厂商的营收仅为4.2亿元人民币,仅占全球市场份额的0.6%左右。
此前,美国政府直接豪掷527亿美元通过“芯片法案”。《芯片法》列出了一些规定。受美国补贴的企业在10年内不得在中国大陆扩大生产和投资更先进的芯片。此外,美国政府将增加对相关机构的投资,以促进科学研究,但禁止与中国大陆有教育合作的大学获得研究资金。
国产EDA的崛起任重道远
据北京商报今日资讯,从国内EDA软件的发展历史来看,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中国企业不断进入EDA软件领域。直到1993年,华大九天前发布了国内第一款EDA软件——熊猫ICCAD系统,实现了国产EDA从0到1的突破。
然而,整个芯片产业链的核心技术被西方国家垄断,海外EDA软件巨头直接与芯片设计者和制造商绑定,导致国外制造商不采用国内EDA软件,而国内芯片制造水平仍停留在14nm水平,无法寻求更大的技术突破。
“如果设计一个5nm的芯片产品,使用世界顶尖的EDA软件,成本可以控制在4000万美元左右,但如果没有EDA软件的支持,设计一个5nm芯片的成本可能高达77亿美元,接近200倍左右的差距。”国内某CAD软件公司相关负责人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一笔账。
“一旦美国的EDA软件供应被切断,短时间内肯定会严重影响国内芯片公司的设计能力,但国产EDA软件将会彻底崛起。”运营商金融网相关负责人赵康表示,美国的禁令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提高国产EDA软件的水平。这不是不可逾越的,而是国内企业要联合起来,甚至华为海思和国内高校都要参与进来,组成联盟,共同发展,这样进程才会加快。
在EDA软件领域,国内的政策布局也已经全面展开。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集成电路列为七大科技前沿领域的第三大关键问题,EDA的关键问题在集成电路中排名第一。
压力下的芯片自由机会
目前中国在逻辑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三大芯片领域处于劣势。在以上三个领域,美国公司无疑是占优势的。中国要想在芯片领域自给自足,就必须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和专利墙,一场龙争虎斗在所难免。
但短期来看,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压力很大。根据IC Insights和中国海关的数据,2020年,中国芯片市场需求将达到1434亿美元;其中,mainland China所有芯片制造企业只能供应价值227亿美元的产能,自给率仅为15.9%。如果排除国外芯片厂,只统计纯中国大陆企业的产能。2020年产能价值约83亿美元,自给率低至5.9%。
但压力之下,中国也不是没有机会。行业观察人士徐一强表示,长期来看,美国要保持持续优势并不容易。半导体产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劳动力、能源、物流等要素支撑,而美国在这些方面的缺口很大。另外,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各种半导体厂商在中国都能赚钱。因为资本是逐利的,所以美国要重新获得工业霸主地位并不容易。
一项研究指出,如果美国要在当地建立从上游到下游的完整产业链,初期投资至少需要1万亿美元。不得不说,527亿美元对于整个芯片产业链来说,只是沧海一粟。
自从中兴、华为事件之后,国内芯片行业一直在蓬勃发展。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中国新建了超过10万家芯片公司。据悉,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全球每个季度增长最快的20家芯片行业公司中有19家来自mainland China。
此外,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国内最大的芯片基地,自始至终覆盖所有芯片制造工艺,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徐一强表示,芯片自给的核心在于芯片制造及其关键设备、尖端材料和核心工艺。只有在整个芯片产业崛起的基础上,中国才能实现完全的芯片自给自足。芯片自由不能只靠一个突破,需要一个整体的规划,一个彻底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