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国民经济继续回升,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均有所回落。这表明,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复苏势头略有放缓。许多政党同意,仍然需要加强经济复苏的基础。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认为,下一阶段,应着力改善市场主体预期,适时出台增量政策。
经济复苏的边际放缓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进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均保持同比增长。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傅表示,7月份主要生产需求指标保持回升态势,国民经济继续得到修复。
与此同时,经济指标增速的边际放缓受到广泛关注。比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同比增速都比上月有所回落。数据显示,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7%,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累计来看,1-7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7%,1-6月继续回落。
前述指标的表现也普遍低于市场预期。其中,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与市场预期差距较大。预计7月份社会服务总量同比增长5.3%,与实际值相差2.6个百分点。
据付分析,汽车、石油及限额以上单位产品零售额同比增速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影响比较大。与此同时,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相对低迷。同样低于预期的还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红塔证券研报称,经济数据表现低于市场预期,印证了国内经济修复基础不稳,修复速度放缓。傅还表示,7月份中国经济继续回升,运行基本平稳。但也要看到,受多重因素影响,经济回升势头边际放缓,仍需夯实经济回升基础。
提高市场主体的预期。
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比6月份下降0.1个百分点,为5.4%。从结构上看,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4.3%,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1%,均连续三个月下降。
ldquo25-59岁人口就业是我国的基本就业市场,该群体失业率的持续下降表明我国基本就业市场继续恢复和巩固。rdquo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主要成员丁守海分析,尤其是农民工失业率同步下降,反映了经济复苏带来的就业形势改善。
丁守海还提醒,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上升,达到近20%,需要引起高度重视。除了当月存在的季节性因素和16-24岁人群就业中可能存在的摩擦性失业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场提供的增量就业岗位减少,市场主体发展不稳定,企业主信心不足。数据显示,7月份民间投资增长2.7%,与6月份相比继续下降。
展望后期,丁守海认为,要落实精细化、精准化的疫情防控要求,提高市场主体预期,巩固基本就业形势并带动新增就业岗位供给,促进经济平稳回升。
同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开展4000亿元1年期中期贷款便利操作和20亿元7天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分别为2.75%和2.00%,均较上次操作下降10个基点。这个市场期待已久的ldquoRdquo降息;该举措开启了市场对增量政策的预期。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庆对记者表示,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力度在加大,以政策性降息为代表。接下来,稳增长的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有望进一步加强。民生银行认为,下一阶段,要进一步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扩大内需,着力稳定就业和物价,适时出台增量政策,进一步提振民间信心,夯实经济回升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傅说,在现阶段,市场需求的恢复滞后,这制约了工业生产。下一阶段,要着力扩大有效需求,发挥专项债务作用,扩大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相关制造业投资增长,推动促进消费政策落实,促进外贸稳中提质。同时,落实好减税和帮助企业脱困的各项政策,降低企业成本,为工业生产回升打下坚实基础。